发布日期:2025-07-17 发布人: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协会 访问次数:1917
几何重构与AI赋能:评《人工智能模式下危险品平仓仓库多样化设计》
的理论突破与实践范式
尹传忠(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
近十年来,我国危险品仓储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危险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领先位置,但也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人工智能模式下危险品平仓仓库多样化设计》(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直面行业事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危险品仓储悖论”的理念,并提出了通过智能化发展破解悖论的思路,给出了危险品仓储企业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方案。
一、成果背景与核心价值:解析危险品仓储的绝对安全观
该成果认为,在绝对安全的语境下,为了贯彻国家对危险品仓储企业的安全生产政策,维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部分生产条件较低的企业经常牺牲生产成本和效率以保证生产安全。然而,这种对成本和效率的牺牲存在反弹的空间。一方面,危险品仓储企业的内部收益率普遍不高; 另一方面,危险品仓储市场的周期性较强,且在每个周期里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交替。 在淡季时候,企业经常处于亏损状态; 在旺季时候,企业可以获取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利润。 然而,由于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较低,经常不能将生产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部门,造成即使在旺季也难以赢得足够的生产利润。 企业的偏好是多样的,在不断积累的运营压力下,一部分仓储企业或仓储员工在作业中出现了透支安全要素的情形。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对安全要素的透支经常得不到纠正。 该成果指出,按照机会成本的原理,这种微观环境下的个别透支将在宏观上产生蔓延。 当一个危险源发生且得不到纠正时,另一个危险源就会发生。 当危险源达到临界数量,就会带来一定概率的事故,进而为危险品仓储企业的管理带来风险。 正是由于这一机会成本的存在,即使我国有着非常严格的消防安全生产检查,每年依然有严重的仓库爆炸事故发生。 该成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了这一“追求绝对安全的背景下丧失安全”的规律,并将其命名为“危险品仓储悖论”。
针对该悖论,该成果提出了以几何结构优化为驱动、智能管理平台为支撑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该成果的核心价值在于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工程技术深度结合。该成果不仅深化了对“安全因子”量化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以叉车运行轨迹积分面积与相对长度差距的乘积定义安全水平;更提出了危险品仓库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路径。这种跨学科融合的研究,为危险品仓储领域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范式革新。
二、理论创新:从结构设计到系统重构的学术跃迁
《人工智能模式下危险品平仓仓库多样化设计》以中国数量最多的危险品平仓仓库为样本,以几何结构改造为突破口,以再建危险品仓储企业管理系统为软件保障,提出将各危险品仓库分散的、各自独立的资源打造成一个线上资源共享的平台,打造成未来危险品仓储行业的神经中枢,实现对客户仓储需求的高质量、差异化及个性化的服务。
首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该成果以提升仓储企业的服务质量为目标,原创性地研究了中国建筑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包装危险品仓库—双门平仓仓库,并利用一系列数学模型实现了平仓仓库的几何结构改造,实现了平仓仓库仓储作业效率的分阶段帕累托提升。
继而,该成果以多样化、差异化的危险品仓库为基础,以最新的数字技术为工具,提出了优化仓储企业危险品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为仓储需求管理平台的搭建打下基础。
最后,该成果以最优化理论和多属性决策理论为主要工具,有效结合建筑、计算机编程、统计分析等技术,推动危险品平仓仓库改造,并利用新设计的多样化、差异化的危险品仓库,推动危险品仓库智能化建设,帮助仓储企业提出更好、更多的仓储方案,建设智能化的危险品平仓仓库,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仓储需求,进而推动整个仓储行业的发展。
三、时代意义:为行业智能化转型锚定坐标
该成果的深层价值在于重构危险品仓储的智能化逻辑链。在理念革新方面,该成果提出“智能化转型是业务模式重塑,而非技术堆砌”,强调以客户需求定义服务流程;在路径创新方面,该成果倡导“试点先行、梯度推进”模式,通过局部验证降低转型风险;在生态赋能方面,该成果特别关注了中小型危险品,特别是私营危险品仓储企业的发展,将企业资源、市场需求纳入统一的动态模型。该成果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智能化改造方案,对中小型企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引擎。
四、未来展望:从仓储优化到供应链安全的跃迁
尽管该成果已取得突破,但仍存在深化空间。在技术融合深度方面,行业可探索数字孪生、车路协同技术在仓库动态仿真中的应用;在政策适配性方面,需响应2025年新国标《化工园区封闭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B/T 45227-2025)对数据互联的新规范;在全球化视野方面,行业需研究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的危险品管理规章等,以在国际层面推广研究成果。
五、结语
《人工智能模式下危险品平仓仓库多样化设计》是一部兼具学术洞察力与产业厚度的成果。它以几何结构为支点,以智能算法为核心工具,推动危险品仓储管理的系统性升级,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出七项创新观点或五项技术方案,更在于构建了一套“空间重构—数据驱动—机制创新” 的方法论体系。该成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也为社科研究回应重大产业需求树立了典范。总体而言,对于致力于危险品仓储管理的从业与研究人员而言,这部著作皆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值得认真研读。